跨越山海践初心 法治阳光照边疆

 2025-02-12  181


                 ——上海诺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民进市委综合委第二支部委员李昱律师援疆援滇事迹纪实  

 

从黄浦江畔到伊犁河谷,从繁华都市到怒江峡谷,上海诺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昱律师以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跨越4500公里山河,投身“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用专业与热忱为边疆群众点亮法治明灯。2023年8月至今,她先后奔赴新疆新源县、云南怒江州,以“人民律师为人民”的信念书写法治援建的时代篇章。

                           

                       图片为李昱律师在援疆期间拍摄

 

扎根边疆:以专业守护公平正义

 

在新疆新源县,李昱律师用一年时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法援答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宗,提供法律咨询695人次,开展法治讲座48场,足迹遍布乡村、校园、工地。面对农民工李某某因工伤维权受阻四年的难题,她主动简化流程、倾力调解,促成三方达成协议,让受援人终获应有权益,并且帮助农民工维权成功事迹获得了2024年第十三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公益法律服务优秀案例奖。“不让一个群众因法律资源匮乏而失声”,是她的执着坚守。


                                                                                 

               左图为李昱律师援疆期间宣讲活动现场照;右图为法援案件圆满解决、当事人赠锦旗表谢意。

 

                    

                 图为李昱律师帮助农民工维权事迹获第十三届外滩金融论坛公益法律服务优秀案例奖

   

转战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后,她直面边疆法治建设的多重挑战:作为上海对口援建地区,怒江州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涉外婚姻家暴频发、行政执法水平薄弱、法律援助需求迫切。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位援滇律师---李昱律师迅速投身工作,受理案件、培训基层“法律明白人”、走访涉外企业、参与行政复议研讨。针对当地7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归档混乱的问题,她牵头制定规范化流程;面对跨国婚姻纠纷,她推动设立涉外法律服务专窗,为50余家跨境企业及缅甸新娘群体织密权益保障网。泸水市政府更特聘她担任法律顾问,这份信任是对其专业能力的最高褒奖。  

 

                    

                       图为李昱律师被聘为泸水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聘任仪式现场照

 

播撒法治:用脚步丈量普法之路 

 

“法治的种子需要播撒在最需要的地方。”李昱律师深知,边疆法治建设不仅要“解纠纷”,更要“筑根基”。在新疆,她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法律宣传月”为契机,将法律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寻找专人用哈萨克语讲解婚姻家庭、劳动权益案例。从援疆到援滇、一年间,48场普法讲座覆盖1500余人次,青少年法治课堂、行政机关专题培训、企业风险防范指导……她用多元形式让法治意识浸润边疆。 


                                                                             

                     图为李昱律师在援疆期间给当地群众普及民法典、宣传活动照

 

奉献无悔:以情怀诠释使命担当 

 

选择援疆援滇,意味着告别都市舒适生活。在新源县在怒江州,她将异乡作故乡“看到群众问题解决后的笑容,一切付出都值得。”这份情怀感染着边疆同行——她培训的200余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正成为扎根当地的“法治火种”。

                                                                             

                     图为李昱律师分别在援疆及援滇期间参与培训基层法律工作者现场照

 

薪火相传:新时代法援精神绽放

 

从伊犁草原到怒江大峡谷,李昱律师以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法律人的精神内核:参与办理的300余件法律援助事项,是专业铸就的丰碑;1500公里巡讲路,是情怀铺就的征途;促成沪滇法治协作机制,更是援建精神的延续。上海市司法局、律协领导评价其“展现了上海律师的格局与担当”,民进市委充分肯定她“以法治力量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如今,李昱律师仍坚守在怒江州的法援一线。她说:“法律援助不仅是职业,更是毕生信仰。”在这条播撒法治阳光的道路上,她与万千法律志愿者并肩,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每一个边疆角落。 


  文/其乐